第十三章 生产计划
第一节 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及编制
一、生产计划的指标
1、产品品种指标
企业在计划期内应该生产的品种、规格的名称和数目。
表明企业在品种方面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
2、产品质量指标
企业在计划期内各种产品应该达到的质量目标。
3、产品产量指标
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的可供销售的工业产品的实物数量和工业性劳务的数量。
4、产值指标
⑴商品产值指标
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出产可供销售的产品和工业性劳务的价值,一般按现行价格计算。
工业性劳务对象的价值和订货者自备材料的价值不应该包括在内。
⑵总产值
用货币表现的企业在计划期内应该完成的工作总量,一般按不变价格计算。
⑶工业增加值
工业企业在计划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一般按现行价格计算。
①生产法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
工业总产出包括成品生产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工业中间投入指工业企业在工业生产活动中消耗的外购物质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
②收入法(分配法)
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固定资产折旧:基本折旧、大修理费用;
劳动者报酬:货币工资、实物工资、社会保险;
生产税净额:企业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与政府向企业支付的生产补贴相抵后的差额;
营业盈余:
二、生产计划的编制
1、生产计划工作的原则
以需定产。
2、生产计划的编制步骤
⑴调查、掌握编制生产计划的依据;
⑵统筹安排,初步提出生产计划指标;
⑶综合平衡,确定生产计划指标;
生产能力(设备)、劳动力、物质供应、生产技术准备、资金。
⑷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或备案,最后确定生产计划指标。
第二节 生产任务的统筹安排
一、产量优选
利用盈亏平衡分析法。
确定界限产量(保本点)
确定计划产量
二、产品出产进度安排
⑴产品市场需求稳定或生产任务饱满
①平均分配;
②分期递增;
③小幅度连续增长;
④抛物线形递增。
⑵产品具有季节性
①均衡安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