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公共关系学》复习笔记: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传播管理说——“传播管理说”这类定义将管理说与传播说结合起来,强调公共关系是组织一种特定的传播管理行为和职能。“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2.形象说——这类定义从塑造形象的角度揭示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强调公共关系的宗旨是为组织塑造良好的形象,“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塑造组织形象,通过传播、沟通手段来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
3.舆论——在公共关系学中指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政策、行为、人员或产品所形成的看法和意见的总和,是社会上大多数人对组织的看法和意见的公开表达。
4.公共关系状态——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公共关系状态是客观存在的,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处在一定的公共关系状态之中.它既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也是组织公共关系的结果。
5.揭丑运动——19世纪30年代,美国历史上出现了报刊宣传运动,报界掀起了一场“便士报”运动,为了使自己和公司扬名,置公众利益于不顾,任意编造诺言和神话,利用新闻媒介“愚弄公众”,由此引起了新闻媒介的不满,报纸杂志率先刊载揭露实业界那些“强盗大王”的恶劣丑闻,发表了多篇揭丑文章,同时还有社论和漫画,这就是美国近代吏上著名的“揭丑运动”。
6.论题处理——论题处理又称作“问题管理”,主要是指公关人员对正在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将要进入立法程序的、有争议的问题)以及这种问题对组织的潜在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并施加影响,以帮助组织制定应变的对策和措施。
7.公共关系委员会——由组织的主管领导牵头,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组织的公关工作协调委员会,统一指导和协调全局的公共关系活动,下设公共关系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8.公共关系公司——是公共关系咨询公司、公共关系顾问公司、公共关系事务所、公共关系服务公司等独立的公共关系服务机构的统称。公共关系公司由职业公共关系专家和各类公关专业人员组成,是专门为社会组织提供公共关系咨询,或受理委托为客户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信息型、智力型、传播型的服务性机构。
9.全员PR管理——即通过全员的关系教育与培训,增强全员的公关意识,提高全员公关行为的自学性,加强整体的公关配合与协调,发动全员的公关努力,形成浓厚的组织公关氛围与公关文化。
10.公众——与公共关系主体利益相关并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是公共关系对象的部称。
11.现代公众意识——是现代公众关系观念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经营思想和管理理念的重要标志。
12.知晓公众——即已经知晓自己的处境,明确意识到自己面临的问题与特定组织有关,迫切需要进一步了解与该问题有关的所有信息,并开始向组织提出有关的权益要求。
13.媒介公众——指新闻传播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如报刊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编辑、记者。媒介公众是公共关系工作对象中最敏感、最重要的一部分。这种关系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一方面新闻媒介是组织与广大公众沟通的重要中介;另一方面新闻界人士又是需要特别争取的公众对象。
14.美誉度——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好感、接纳和欢迎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声誉好坏的社会指标,侧重于“质”的评价,即组织的社会影响的好坏。
15.知名度——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侧重于“量”的评价,即组织对社会公众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16.把关人——又称“守门人”,它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提供、制作、编辑和报导能够采取“疏导”与“抑制”行为的关键人物。
17.两级传播论——“两级传播论”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提出来的。他提出了“两级传播”的假设:“观念总是先从广播和报刊传向‘意见领袖’,然后再由这些人传到人口中不那么活跃的部分。”也就是说,信息的传递,是按照“媒介——意见领袖——受众”这种两级传播的模式进行的。
18.公共关系危机——指突然发生的、严重损害组织形象、给组织造成严重损失的事件。如公众的指责批评、恶性事故
19.企业文化——是企业以价值观念、经营管理哲学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企业的历史和传统、企业的典型人物、企业的目标、信念和理想、领导作风和经营管理风格、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公司礼仪与行为规范等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物化表现,如环境布局、图案色彩、厂歌厂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