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自考《广告心理学》重点复习(五),由浙江自考网整理,供学生参考。
态度的功能:
1调节
2自我防卫
3价值表现
4知识
广告成为诱因的因素:
1广告信息本身与消费者的潜在需要有关
2广告信息源有较高的可信度
3广告给消费者以积极的情感体验
4激化广告气氛或情境
增强广告信息可信度:
1突出广告产品的特点,也不回避次要特性的不足,即宣传的客观性
2实际表演或操作
3科学鉴定的结果和专家学者的评价
4消费者的现身说法
引起误导的因素:
1从误导的词语来看,他们的语义往往带有多义性或模糊性
2某些误导性传播跟境联效应有关
3误导引发的错误知觉可能涉及主体的期待心理
克服误导对策:
1健全有关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2大众应努力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知识,提高识别虚假广告的手法
3在识别各类广告信息时,不能仅仅停留在注意知觉的线索上,须做进一步的信息加工
态度的测量:
1932利凯特\总加量表
1929塞斯通 蔡夫\等距离表
1957奥斯古特\语义分析量表
80年代初马谋超 曹志强\多极估量量表\二维评价量表
制约理性广告效果的因素:
1有关商品的因素
A同质化程度:厂商可以通过理性诉求手段选择消费者较为关注、而自己的品牌又具有明显优势的特性,作为自己的USP加以传播,可望受到较好的效果
B商品的购买风险水平:对于价格昂贵、偶尔购买以及新开发的产品做理性诉求更为合适
C商品的吸引力:不太引人注目的商品,消费者更加注重其实用性价值的商品做理性诉求效果更好
2有关消费者的因素
A消费者的有关知识和经验:消费者有关商品的知识经验越多就越关心商品的技术指标,而较少做冲动性购买,理性诉求的广告效果更优于情感诉求的广告效果
B消费者的社会经济地位:社会经济地位低的消费者理性诉求的广告效果更好
C消费者的购买预期:近期内有购买打算的消费者更易受理性诉求的影响
D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点:认知需要高的消费者更容易被理性诉求的广告说服,自我监控程度低的消费者更加喜欢理性诉求的广告
动机冲突型式:双趋式、双避式、趋避式和双重趋避式
需要、动机与消费行为的关系:
1个体的需要是从刺激开始的
2该刺激包括来自机体内部和外部
3引起需要时,会伴随着心理紧张状态
4个体由于学习体验和认识过程的提示,会指向能够满足需要的个体目标,于是,形成了一种推动个体去获得满足需要目标的动力(动机)
5产生指向目标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