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由浙江省自考网整理,供自考生参考。
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 】
A.唯物主义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 D.决定论思想
正确答案:B
(注: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A.广延性 B.存在性
C.物质性 D.可知性
正确答案:C
(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A
(注: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
A.联系的 B.精神的
C.发展的 D.实践的
正确答案:D
(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5.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 】
A.质量互变的观点 B.永恒发展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正确答案:B
(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6.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
A.否定之否定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正确答案:A
(注:唯物辩证法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其他范畴构成的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7.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
A.人可以创造规律 B.人可以消灭规律
C.人可以改变规律 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正确答案:D
(注: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不能任意地创造或消灭规律,也不能任意地改变规律。人们只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A.唯物论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可知论的观点
正确答案:C
(注:列宁指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9.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
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正确答案:B
(注:人的认识能力和作为认识的结果的知识,都只能来源于实践。强调实践是认识和知识的唯一来源,并不否认可以从他人和书本获得知识。直接经验是认识中“源”,间接经验认识中的“流”。)
10.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 】
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正确答案:D
(注: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自由落体实验,证明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是错误的认识。)
1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政治制度 D.生产方式
正确答案:D
(注: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1.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2.生存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4.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12.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
A.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正确答案:C
(注:生产力是指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范畴反映的社会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13.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
A.唯一动力 B.最终动力
C.根本动力 D.直接动力
正确答案:D
(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2.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1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还因为【 】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能推动历史进步
C.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都是天然合理的 D.人民群众的活动是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
正确答案:A
(注: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表现在: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们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正确答案:D
(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6.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
A.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B.价值规律
C.剩余价值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正确答案:B
(注: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1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劳动力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 D.劳动过程和旧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
正确答案:B
(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劳动过程是价值增值过程的手段。)
18.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
A.政党制度 B.三权分立制度
C.国家制度 D.选举制度
正确答案:C
(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19.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正确答案:B
(注: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1.购买阶段,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2.生产阶段,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它在资本循环中是决定性的阶段;3.销售阶段,实现剩余价值。)
20.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
A.I(v+m)>IIc B.I(v+m)=IIc
C.I(c+v+m)=Ic+IIc D.II(c+v+m)=I(v+m)+II(v+m)
正确答案:B
(注: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Ⅰ(v + m)= Ⅱc,即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之和同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相等。CD两项是简单再生产的引申实现条件。)
2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作是【 】
A.不变资本的产物 B.可变资本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全部所费资本的产物
正确答案:C
(注: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了利润的形态。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22.商业资本所获得的利润相当于【 】
A.平均利润 B.超额利润
C.垄断利润 D.企业利润
正确答案:A
(注:商业利润在量上等于平均利润。)
23.资本主义地租是【 】
A.农产品价值低于生产价格的差额 B.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平均利润
C.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 D.农业工人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
正确答案:C
(注: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由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农业资本家获得平均利润,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即超额利润。)
2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 】
A.产业资本家 B.商业资本家
C.大土地所有者 D.金融寡头
正确答案:D
(注:掌握了金融资本,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成为金融寡头。他们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
25.资本输出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
A.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 B.借贷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
C.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 D.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
正确答案:A
(注:资本输出的形式有多种,从资本形态上来看大体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26.资本主义造就的埋葬自身的社会力量是【 】
A.无产阶级 B.科学技术
C.巨大的社会财富 D.社会化的生产力
正确答案:A
(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决定的。同时,资本主义还造就了置自身于死地的社会力量——无产阶级。)
27.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性著作是【 】
A.《资本论》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共产党宣言》 D.《反杜林论》
正确答案:C
(注: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面世,从而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28.在苏维埃俄国提出并领导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 】
A.列宁 B.斯大林
C.布哈林 D.托洛斯基
正确答案:A
(注:1921年春,列宁结束战时共产主义,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首先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
2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C.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正确答案:A
(注:社会主义的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水平。)
30.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 】
A.消灭等级制度,实现人人平等 B.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C.消灭贫富悬殊,实行平均主义 D.取消按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
正确答案:B
(注: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下列选项中,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的有【 】
A.民主社会主义 B.科学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哲学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正确答案:BCD
(注: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体。)
32.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 】
A.朴素唯物主久 B.庸俗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ACD
(注: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3.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的积累引起质变这一哲学道理的有【 】
A.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 B.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C.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D.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正确答案:ACD
(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ACD三项都体现了这个哲学原理。“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未涉及质变与量变的关系。)
34.下列各项属于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有【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正确答案:ABCD
(注:《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35.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正确答案:ABCD
(注: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它包括: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关系);3.产品的分配方式。)
36.货币的基本职能有【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正确答案:AB
(注: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
37.以机器设备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 】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固定资本 D.流动资本
正确答案:AC
(注:以生产资料形式(如机器设备)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叫做不变资本。固定资本是指产业资本家用于机器、工具、厂房、设备等劳动资料上的那部分资本。)
38.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政策手段有【 】
A.税收政策 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利率政策 D.最低准备金率政策
正确答案:BCD
(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调控货币量方面,主要运用三大手段或三个法宝:一是公开市场业务;二是最低准备金率政策;三是在贴现率政策。)
39.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合理性表现在【 】
A.它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B.它认为资本主义必须要为一种更好的制度取代
C.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D.它认为无产阶段是埋葬资本主义的革命力量
正确答案:AB
(注: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但因为他们没有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不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和客观必然性。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找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他们憧憬社会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40.下列各项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有【 】
A.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B.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C.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阶级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
正确答案:ACD
(注: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2.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3.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的消失;4.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5.精神境界极大提高;6.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7.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答: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列宁这一物质定义的意义在于:
1.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2.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3.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4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答: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然而,它是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和表现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理性认识是深刻的,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全体和本质。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
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为: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一方面,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任何感性认识都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而且是用概念、判断等理性形式表达的,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的成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如果没有大量的感性材料,理性认识就无法进行抽象和概括。
43.简述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答: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意义在于:
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2.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的根据,正确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44.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
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
2.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也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经济形式;
3.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也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私人企业的外部起作用,通过种种方式来促进、诱导私人企业向既定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
45.简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答: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1.在这些国家里大力发展生产力,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2.在这些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3.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环境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曲折前进的,面临着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4.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和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需要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
答: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2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
2.观念形态的文化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够培育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教育和科学的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7.试述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答: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的影响: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以年为单位)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在全部预付资本中,只有其中的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在一年之内,可变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反之,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少。
2.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可变资本数量的比率,它表示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值程度。预付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也就越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反之,年剩余价值率就越低。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