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浙江自考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 自考答案 >

全国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与答案

2018-08-14 11:16来源:浙江自考网
全国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与答案,由浙江自考网整理,供自考生参考。
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
A.精读马列原著                          B.把握基本原理
C.理论联系实际                          D.深入调查研究
正确答案:C
注解: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其次,这是由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决定的。
2.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形式的是【      】
A.物质生产活动                          B.处理社会关系活动
C.科学实验活动                          D.艺术表演活动
正确答案:A
注解:物质生产实践。它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3.要开一张包治百病的药方是很荒谬的,因为它违背了【      】
A.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的原理            B.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的原理
C.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的原理          D.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原理
正确答案:B
注解: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各不相同,都有其持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形式: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其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其三,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柏性质、地位和作用。
4.“白马非马”这一诡辩命题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
A.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B.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C.个别和一般的关系                      D.量变和质变的联系
正确答案:C
注解: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与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总要服从这类事物运动的一般规律,不包含普趣性的特殊性也是不存在的。如果割裂了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联系,就会导致白马非马的诡辩命题。
5.从小脱离社会、在狼群中生存的“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      】
A.意识是生特长期进化的结果              B.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正确答案:B
注解: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从起源说,人类意识是社会性的劳动创造的。在人类意识产生之后,个人只有在一定社会环境与社会关系中生活,学习一定社会群体的语言,接受这一社会群体的意识的影响,才能形成自己的意识。有些从小就离开社会群体的狼孩、熊孩,尽管有人脑,也对客观事物进行反映,但由于脱离了社会群体,没有接受和使用语言的能力,也不能产生意识。
6.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是【      】
A.人可以创造规律                        B.人可以消灭规律
C.人可以改变规律                        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正确答案:D
注解: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7.从本质上看,认识是【      】
A.主体主观精神的产物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主体对“客观精神”的体验
正确答案:B
注解: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8.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从而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这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于【      】
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错误
C.经验论的错误                          D.唯理论的错误
正确答案:D
注解:在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将二者割裂开,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
9.感觉、知觉、表象是【      】
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B.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正确答案:C
注解: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10.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      】
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C.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性
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正确答案:C
注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实践标准,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来确定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
11.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
A.生产工具                              B.运输工具     
C.通讯设备                              D.包装设备
正确答案:A
注解: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1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就是说【      】
A.任何上层建筑都产生于经济基础之后     
B.任何上层建筑都根源于经济基础
C.上层建筑任何部份的变化都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 
D.上层建筑整体的变化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
正确答案:B
注解:任何上层建筑都不是凭空建立起来的,而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物质根源。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经济基础的需要产生的。一定的上层建筑,是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和表现。
1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种观点属于【      】
A.机械决定论                            B.历史唯心论       
C.历史宿命论                            D.历史唯物论
正确答案:D
注解:马克思这句话是说,人类社会的发展或者说社会形态的演变也像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辩证的过程,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同时又应看到,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正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形成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社会历史规律不是别的,就是人的活动的规律。
14.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本质【      】
A.是由人的文化素质决定的                B.是由人的心理素质决定的
C.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                D.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正确答案:C
注解: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但从根本上讲,人之所以是人,不在于人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人的本质不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而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
15.商品的二因素是指【      】
A.使用价值和剩余价值                    B.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C.价值和使用价值                        D.价值和交换价值
正确答案:C
注解: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
16.货币的本质是【      】
A.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B.偶尔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固定充当特殊等价物的物品              D.偶尔充当特殊等价物的商品
正确答案:A
注解: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17.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是【      】
A.能生产出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            B.能生产出具有价值的物品
C.仅能生产出自身价值                    D.能生产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正确答案:D
注解: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从而能为它的购买者带来剩余价值,这对于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18.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份资本是【      】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固定资本                              D.流通资本
正确答案:B
注解: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其物质形态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生产出新产品。其价值则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会发生量的变化。由于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所以叫做不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它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会转移到产品中去。
19.在购买阶段,产业资本采取的职能形式是【      】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商品资本                              D.商业资本
正确答案:A
注解:产业资本在其现实循环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与这三个阶段相适应,产业资本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20.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上按其最终用途可以划分为【      】
A.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B.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
C.劳动工具和消费资料                    D.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正确答案:D
注解: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上按其最终用途区分为“两大类,即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21.平均利润的形成主要是【      】
A.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                    B.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C.部门内部垄断的结果                    D.部门之间垄断的结果
正确答案:B
注解: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结果导致平均利润的形成。
22.商业资本执行的是产业资本中【      】
A.货币资本的职能                        B.生产资本的职能
C.流通资本的职能                        D.商品资本的职能
正确答案:D
注解: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职能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的职能资本形式,它是独立地在流通领域中发生作用的资本,它所执行的职能就是商品资本的职能,即销售商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23.农业资本家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使劳动生产率提高所获得的剩余价值属于【      】
A.级差地租I                             B.级差地租II
C.绝对地租                              D.垄断利润
正确答案:B
注解:级差地租2是由于对同一地块连续增加投资从而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而产生的超额利润。
24.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万能垄断者是【      】
A.垄断的工业资本家                      B.垄断的银行资本家
C.垄断的商业资本家                      D.垄断的农业资本家
正确答案:B
注解:列宁:“在垄断阶段,垄断的银行资本已由过去的普通借贷中介人,变成了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万能的垄断者。”
25.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的物资基础是【      】
A.资本主义议会制度                      B.国家管理经济职能
C.社会化大生产                          D.经济全球化
正确答案:C
注解: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日益完备的社会经济基础主要是指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26.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不属于这些新变化的是【      】
A.工人持股现象的产生                    B.资本社会化趋势的发展
C.工会组织的产生                        D.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
正确答案:C
注解: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主要是三个方面:(1)从生产关系方面看。(2)生产关系方面。(3)上层建筑方面。
本题中的工人持股现象的产生,资本社会化趋势的发展是从生产关系方面看的;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是从生产关系方面看的。
27.《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是【      】
A.马克思、恩格斯                        B.列宁、斯大林
C.卢森堡、拉法格                        D.毛泽东、朱德
正确答案:A
注解:1847年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受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起草并于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面世。
28.列宁对于无产阶级革命的重大理论贡献是【      】
A.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提出了新经济政策
C.提出了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 
D.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胜利的理论
正确答案:D
注解:列宁研究了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集中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智慧,立足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
29.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的是【      】
A.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   
B.镇压敌对势力的反抗,巩固无产阶级政权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D.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正确答案:A
注解: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这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进程。
30.当前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      】
A.实现共产主义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实现博爱平等                          D.实现平均分配
正确答案:B
注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我们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而继续奋斗。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代表人物有【      】
A.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B.斯密和李嘉图
C.培根和洛克                            D.圣西门和傅立叶
正确答案:ABD
注解: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32.下列各项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局限性的有【      】
A.机械性                                B.形而上学性
C.直观性                                D.不彻底性
正确答案:ABCD
注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有四个明显的局限性:
(1)机械性,它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企图用力学原理解释一切现象,甚至把人和动物都看成受力学规律支配的机器,因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称机械唯物主义;
(2)形而上学性,它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彼此孤立的、在本质上是不发展变化的;
(3)直观性,它对待世界、认识,都缺乏实践的观点;四是不彻底性,它只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些局艰性决定了它必将为更高形态的唯物主义哲学所代替。
33.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具有【      】
A.终极性和永恒性                        B.客观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                        D.阶级性
正确答案:BC
注解:作为正确认识的真理具有多种属性,最重要的是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3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水平具有非完全同步性
B.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正确答案:ABCD
注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在一定程度上预见社会发展的趋势,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2)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某些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水平可能较低,与此相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某些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水平可能较高;
(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为前提,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
(4)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或称能动性。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
35.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      】
A.是在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下实现的        B.是在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中实现的
C.是在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中实现的        D.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中实现的
正确答案:ABCD
注解: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但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是在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中实现的。
36.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在经济上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
A.大量有人身自由却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的存在
B.少数人完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货币财富的积累
C.封建主义政权的瓦解                   
D.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
正确答案:AB
注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在经济上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大量的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二是少数人手中积累起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货币财富。
37.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      】
A.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
B.生产资本的构成
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     
D.剩余价值量的多少
正确答案:ABC
注解:影响资本周转速度快慢的因素:一是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即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以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自身的周转速度。
38.资本主义农业中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包括【      】
A.级差地租                              B.绝对地租
C.平均利润                              D.利息
正确答案:ABC
注解: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一部分以平均利润形式由资本家所占有,另一部分即超额利润,以地租形式缴纳给土地所有者。资本主义地租有两种基本形态,即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39.跨国垄断企业高额利润的主要来源包括【      】
A.本企业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           
B.本国其它企业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份
C.其他国家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份 
D.跨国垄断资本自身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正确答案:ABC
注解:具体说来垄断利润的来源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第二,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第三,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海外利润;第四,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40.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能够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是因为他们完全摆脱了【      】
A.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束缚                  B.旧式分工的束缚
C.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              D.接受教育和训练的差别和限制
正确答案:ABCD
注解:共产主义社会之所以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由于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具备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1)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
(2)人们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
(3)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
(4)人们完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答: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
(2)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因此,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42.简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答:
(1)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认识发展。
(2)实践不断为认识提供经验材料和认识工具,使认识不断发展。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43.简述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的区别。
答:
(1)社会革命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是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社会改革则是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
    (2)社会革命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目的是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建立新的革命阶级的国家政权;社会改革则是由统治阶级发动的,目的是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3)社会革命往往采取暴力革命的形式;社会改革一般不发生激烈的外部冲突。
44.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答:
(1)劳动过程是人们通过生产劳动创造出具有特定使用价值的产品的过程,它为一切社会所共有。
由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资本家的各种生产要素相结合的过程,其劳动成果归资本家所有,劳动过程也就成为价值增值过程的手段。
(2)资本家一定会使工人的劳动时间超过创造其自身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从而为其创造出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也因此转化为价值增值过程。
45.为什么说共产主义社会要建立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
答:
(1)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全部社会历史的物质基础。
    (2)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社会形态,它的物质基础应该是远远高于以往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3)只有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从而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用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
答:
(1)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一原理是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
(2)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首先必须依靠本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
(3)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闭关自守只能导致愚昧落后。
(4)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的。
47.试述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答:
(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指的是资本家将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投入生产中,生产规模得以扩大的再生产过程。
(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实现的基本条件是:第一部类原有及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以及第一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三者的总和应等于第二部类原有及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即I(v+△v+m/x)= II(c+△c)
(3)由这一基本条件引申出两个派生条件:
①第一部类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的价值,应等于两大部类原有及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即:I(c+v+m)= I(c+△c)+ II(c+△c).
②第二部类所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的价值,应等于两大部类原有及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以及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的总和,即II(c+v+m)=I(v+△v+m/x)+ II(v+△v+m/x)。
下载:
全国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与答案

上一篇: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与答案

下一篇:全国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