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浙江自考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 历年真题 >

全国2005年1月自考00163管理心理学试题(浙江自考)

2013-05-07 10:38来源:浙江自考网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管理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6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40分)
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群体心理与组织心理三个方面。
A.组织文化                       B.领导心理       
C.激励心理                       D.个体心理
2.1927年到1932年,以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为首的一批学者,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下属的霍桑工厂所进行的一系列实验总称为(      )。
A.电器实验                       B.梅奥实验               
C.霍桑实验                       D.系列实验
3.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五类,它们是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和(      )。
A.谈话法                   B.判断法               
C.个案法                   D.分析法
4.我国学者一般从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      )和创造能力、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三种不同角度对人的能力结构进行分类研究。
A.潜在能力                 B.再造能力               
C.学习能力                 D.操作能力
5.人的知觉过程一般经过五个阶段,它们依次是:观察、选择、组织、解释和(      )。
A.分析                B.研究               
C.反应                D.判断
6.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差别以及知觉对象的(      )是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三个主要客观因素。
A.信息量                B.组合               
C.差异                  D.相同
7.自我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自我思想管理、自我心理管理和自我(      )三个方面。
A.交往管理                B.行为管理               
C.经验管理                D.信息管理
8.价值观是个人关于(      )、行为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A.文化                B.活动               
C.社会                D.事物
9.勒温的参与改变态度理论认为:人的态度的改变离不开群体的规范和(      )。
A.信息                    B.价值               
C.人际关系                D.情境
10.需要是人缺乏某种必需的东西时,在内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具有紧张感的(      )。
A.生理状态                B.现实状态               
C.客观状态                D.主观状态
11.影响个体活动效率的主观因素主要是个体的能力与(      )。
A.效价                B.动机               
C.期望                D.智力
12.内容型激励理论是从激励过程的起点,即人的(      )出发对激励问题加以研究的理论。
A.本能                B.生理               
C.情境                D.需要
13.需要层次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的。
A.马斯洛                B.弗鲁姆               
C.洛克                  D.斯金纳
14.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他提出的双因素理论中把影响员工满意感的因素分为保健因素与(      )二大类。
A.情境因素                B.激励因素               
C.群体因素                D.领导因素
15.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可以用公式表示:激励程度=期望值×(      )。
A.需要                         B.目标               
C.效价                         D.能力
16.洛克在他的目标理论中,用目标的具体性、目标的难度和目标的(      )作为评价目标的合适程度的三大指标。
A.现实性                       B.客观性               
C.超前性                       D.可接受性
17.按强化程序是否变化,可将间断强化分为固定比率强化和(      )强化两大类。
A.可变比率                   B.固定比例               
C.固定时间                   D.可变时间
18.挫折行为的表现特征主要有攻击、(      )和妥协三大类。
A.气愤                     B.发怒               
C.退化                     D.激动
19.以群体是否客观存在为依据,可以把群体分为实际群体与(      )两大类。
A.假设群体                B.结构群体               
C.协作群体                D.活动群体
20.凡不是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群体成员因感情、交往等多种心理需要而自发形成的群体称为(      )。
A.参照群体                  B.正式群体               
C.非正式群体                D.小型群体
21.群体成员共同接受、共同遵守、约定成俗的(      )称为群体规范。
A.群体纪律                B.心理倾向               
C.行为准则                D.群体情感
22.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不仅在行为上与其它人保持一致,而且在(      )也改变原有观点的现象称为从众行为。
A.信仰上                B.心理上               
C.态度上                D.认知上
23.群体凝聚力又称为群体(      )。
A.向心力                B.协作力               
C.合作力                D.内聚力
24.冲突是指由于两种(      )的互不相容和互相排斥而引起矛盾激化的现象。
A.组织                      B.群体               
C.利益                      D.目标
25.冲突的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潜在对立阶段、认知与个性化阶段、(      )阶段、行为阶段和结果阶段。
A.人际交往                     B.行为意向               
C.行为冲突                     D.行为矛盾
26.在信息沟通的流程中,发出信息的主体称为(      )。
A.活动源                   B.交流源               
C.接收源                   D.信息源
27.按信息沟通是否有地位转移分类,信息沟通可以分为单向沟通和(      )沟通两类。
A.双向                B.交叉               
C.多向                D.交互
28.(      )、知识经验限制、知觉选择性限制、心理因素引起的障碍、组织结构层次影响和信息过量的影响是导致组织内沟通障碍的六个主要因素。
A.群体结构                B.人际矛盾               
C.语言障碍                D.信息不足
29.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在(      )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
A.哈佛                B.梅奥               
C.霍桑                D.控制
30.社会心理学家莫里诺以群体内部成员间的(      )、排斥指标的测量结果为依据,绘制出群体成员人际关系分析图。
A.吸引                B.合作               
C.冲突                D.矛盾
31.在人们没有任何觉察的条件下,对人们在人际交往中的(      )进行客观的观察测量,并寻求人际关系规律性的研究方法称为行为测量法。
A.心理                B.目标               
C.行为                D.需要
32.人类学家霍尔根据人们接触的距离,把人际交往的范围划为亲密区、(      )、社交区和公众区等四个不同等级的区域。
A.接受区                B.交往区               
C.熟人区                D.接近区
33.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创立的用于测量人际交往(      )的方法称为人际关系的参照测量法。
A.动机                B.频率               
C.方向                D.质量
34.领导是对群体或个人施加心理影响,使之努力实现(      )并与环境保持一致的过程。
A.个人目标                B.领导目标               
C.组织目标                D.群体目标
35.一个真正有为的领导者应当同时具有正式领导者和(      )的功能。
A.群体领导者                  B.非正式领导者               
C.正规领导者                  D.非正规领导
36.通过领导者个人的品质条件与人格特征对领导有效性进行研究的理论称为领导有效性的(      )理论。
A.能力                 B.气质               
C.品质                 D.人格
37.美国密执安大学的研究把领导者行为分为面向职工与(      )两个方面。
A.面向发展                B.面向效益               
C.面向生产                D.面向组织
38.日本心理学家三隅二不二创建的PM领导行为类型中,把以执行任务为主的领导类型简称为(      )。
A.W型                B.F型               
C.P型                 D.M型
39.强调领导有效性并非取决于领导者个人的品质与行为,而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与环境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领导理论称为领导有效性的(      )。
A.作风理论                B.组织理论               
C.品质理论                D.情境理论
40.组织结构包括三个方面:结构的复杂性、(      )和集中化。
A.分散性                B.层次性               
C.正规性                D.社会性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组织发展
2.组织设计
3.社会人假设
三、论述题(共45分)
1.请分析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关系。(10分)
2.请阐述影响态度改变的主要因素。(10分)
3.请对非正式群体的功能进行具体分析。(10分)
4.请对绩效考核中常见的心理偏差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15分)

本真题WORD文档下载:
全国2005年1月自考00163管理心理学试题

上一篇:全国2003年10月自考00163管理心理学试题(浙江自考)

下一篇:全国2005年10月自考00163管理心理学试题(浙江自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