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界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 )
A.文化内涵 B.文化现象 C.文化事象 D.文化产品
2.下列各项中属于文化思潮的是( )
A.生产领域中的行业禁忌 B.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动作 C.文学史上的建安风骨 D.清代的考据学
3.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1400年,属于中国气候变迁中的寒暖交错期。这个寒暖交错期上起西周,下迄( )
A.秦末 B.两汉 C.唐末 D.明初
4.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是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 )
A.从东南向西北逐渐移动 B.从西到东逐渐移动 C.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 D.从东到西逐渐移动
5.在《史记》一书中,较为全面描绘秦汉时期各地区域文化特色的是( )
A.《滑稽列传》 B.《秦始皇本纪》 C.《货殖列传》 D.《游侠列传》
6.周人的“贱业”概念指的是( )
A.农业 B.牧业 C.手工业 D.商业
7.中国古代普遍使用铁器是在( )
A.夏代 B.商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8.在我国手工行业传说中,发明了指南车和乐器的人是( )
A.黄帝 B.伏羲 C.后稷 D.鲁班
9.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当时与医学有关的“方技”包括“医经”、“经方”、“神仙”和( )
A.“本草” B.“房中” C.“难经” D.“四诊”
10.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 )
A.伦理政治 B.强权政治 C.议会政治 D.民主政治
11.君主专制制度脱胎于原始社会( )
A.前期的禅让制 B.前期的母权制 C.后期的父权制 D.后期的禅让制
12.科举考试以考试为主要标准,其考试的主要形式是( )
A.口试 B.策问 C.笔试 D.殿试
13.风、云、雷、雨神的祭祀,属于古代的( )
A.天神祭祀 B.地神祭祀 C.人神祭祀 D.四时祭祀
14.伦理道德、教育思想、审美意识等方面属于( )
A.物质文化 B.生产生活文化 C.制度文化 D.精神文化
15.《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句话体现出的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是( )
A.整体思维 B.类比思维 C.辩证思维 D.抽象思维
16.在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中,主张“行先知后”说的思想家是( )
A.荀子 B.王夫之 C.程颐 D.王阳明
17.葛洪是道教丹鼎一系的创始人,他的著作是( )
A.《正一经》 B.《千金要方》 C.《抱朴子》 D.《效验方》
18.“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话体现的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是( )
A.仁爱孝悌 B.重义轻利 C.谦和礼让 D.真诚有信
19.提出“文以载道”这一艺术命题的宋代文学家是( )
A.王安石 B.司马光 C.欧阳修 D.周敦颐
20.朝鲜语、日语、越南语深受汉语的影响,被称为( )
A.域外汉语 B.域外方言 C.域外汉字 D.域外文字
21.日本仿照汉字创造的文字叫做( )
A.假名 B.谚文 C.字喃 D.汉字
22.在近代肯定汉字作用,提出汉字与拼音文字优劣互补主张的人是( )
A.吴稚晖 B.钱玄同 C.鲁迅 D.章炳麟
23.《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
A.张衡 B.许慎 C.蔡邕 D.班固
24.提出“文明冲突论”的是( )
A.华盛顿 B.克林顿 C.亨廷顿 D.弥尔顿
25.早在明末就提出“会通中西”观点的思想家是( )
A.王征 B.李之藻 C.徐光启 D.焦循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中国文化又称( )
A.中华文化 B.汉文化 C.华夏文化 D.炎黄文化 E.民族文化
27.桐城人以文章扬名,其中的代表人物有( )
A.黄宗羲 B.戴震 C.方苞 D.姚鼐 E.章学诚
28.墨家的“兼爱”就是( )
A.“兼相爱,交相利” B.“仁者,爱人也” C.“道法自然” D.“尚公义”
E.不分差等,不分亲疏远近地互爱互利
29.唐代是一个宗教文化的时代,就信众而言,广泛涉及佛教、道教、儒教、伊斯兰教和( )
A.天主教 B.景教 C.袄教 D.黄教 E.摩尼教
30.反映唐代农政思想的重要文献有( )
A.《开元占经》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四时纂要》 E.《四民月令》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文化观念
32.玄学
33.本草之学
34.五礼制度
35.儒学文化圈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文化被划分成哪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区别是什么?
37.统一是中国自古以来占主导倾向的追求,其表现有哪些?
38.简述以工补农、以商求富观念的文化价值。
39.简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
40.简述汉语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42.试述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道路。
本真题word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