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浙江自考网!为考生提供浙江自考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浙江教育考试院www.zjzs.net为准。

自考热线:  0571-87097538

距2024年10月自学考试39

距2024年10月准考证打印34

考生服务:

  • 用书目录|
  • 考试安排|
  • 所在位置:浙江自考网 > 自考试卷 > 2024年4月浙江自学考试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2024年4月浙江自学考试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2024-08-05 14:10:41    来源:其它    点击:    
    自考学习平台 +问答


      了解更多浙江自考问题【在线咨询】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661

      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 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唯物论的

      A. 舆论本源观 B. 报道本源观

      C. 客观本源观 D. 新闻本源观

      2. 用事实说话这一特点,决定了新闻语言的

      A. 真实性 B. 客观性 C. 正确性 D. 主观性

      3. 20世纪30年代后,又出现了只突出最有新闻价值,最能激起人们兴趣的部分要素 是

      A. 间接导语 B. 退缓式导语 C. 标题导语 D. 第二代导语

      4. 新闻作品研究是一种

      A. 实践活动 B. 想象活动 C. 认知活动 D. 思维活动

      5. 当研究者根据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受、理解,对作品加以分析鉴别时,就已经进入

      到研究的

      A. 感性认识层次了 B. 价值升华阶段了

      C. 理性认识阶段了 D. 理论分析层次了

      6. 轻视生活,轻视事实,轻视感性经验,不从新闻作品实际出发,而是从条条出发,

      属于

      A. 唯明论 B. 唯理论 C. 唯实论 D. 唯物论

      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第1页(共5页)

      7. “新闻报道要注意文采。”说这句话的人是

      A. 邹韬奋 B. 邵飘萍 C. 穆青 D. 史量才

      8. 我们在新闻作品研究中同样离不开创造性思维,以求对新闻作品作出具有独到见解 的

      A. 认知 B. 评析 C. 考察 D. 判断

      9. 分析新闻主题,要注意把握它的舆论导向和

      A. 思想价值 B. 社会意义 C. 社会影响 D. 价值导向

      10. 写文章讲究谋篇布局,写新闻报道也要重视

      A. 行文逻辑 B. 文章结构 C. 内容要素 D. 结构安排

      11. 我们在分析新闻作品时,要注意剖析作者在运用各种表现手法表达新闻内容时, 有哪些特色和

      A. 核心主题 B. 成败得失 C. 谋篇布局 D. 事实情节

      12. 对比在新闻作品中还可用来描写和刻画人物,用来表现人物的

      A. 精神气质 B. 外在形象 C. 心理结构 D. 精神面貌

      13. 以简洁的文字,简明扼要的方式及时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是指

      A. 通讯 B. 消息 C. 简讯 D. 特写

      14. 特稿通常不像消息那样采用“倒金字塔”结构,而是更多地采用设悬念的手法来

      A. 设话题 B. 破题 C. 绕弯子 D. 开篇

      15. 西方新闻界历来重视新闻背景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一般而言,西方记者使用新闻 背景来说明新闻事实产生的具体条件和原因,或将一些记者不便作出的判断通过背

      景性事实揭示出来,从而显示出

      A. 客观性的力量 B. 全景呈现的力量

      C. 真实性报道的力量 D. “用事实说话”的力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16. 新闻作品研究者除认真按照《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要求做好自己的工 作外,还需特别加以注意

      A.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B. 高度的社会正义感

      C. 爱国主义情操 D. 正确的研究动机

      E. 认真求实的研究态度

      17. 我们研究新闻作品时,必然具有主观性,这是因为

      A. 这是符合分析、研究思维活动发生的规律的

      B. 受新闻作品创作规律的制约

      C. 受新闻作品的制约

      D. 受个人能力的制约

      E. 不同的研究者必定受不同的立场、观点、理论水平等等主体认知因素的制约

      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第2页(共5页)

      18. 《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是一篇著名的新闻作品,其主要特色在于

      A. 选材精练 B. 人物对话表现主人公性格

      C. 叙述真实 D. 环境描写突出

      E. 叙述紧凑

      19. 对新闻作品进行综合性分析,主要采用的方式有

      A. 分析同一题材、同一体裁的不同新闻作品

      B. 分析同一题材、不同体裁的新闻作品

      C. 分析某些记者的新闻作品

      D. 分析某一类专业报道的新闻作品

      E. 分析不同题材、同一体裁的新闻作品

      20. 新闻作品研究者应当努力加强的素养有

      A. 政治素养 B. 理论素养

      C. 道德素养 D. 知识素养

      E. 专业素养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21. 简述新闻作品研究过程中应该如何分析主题。

      22. 简述为什么应当坚持将新闻作品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加以考察的道理。

      四 、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3. 试论述《巴黎沦陷后一个月》这篇新闻作品的主要特色。

      24. 试论述《桌上的表》这篇新闻作品的主要特点。

      五、作品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9分。

      25. 这是一篇描写中国边防军人的新闻报道,请结合文章主题分析该文在表达方式、 文风等方面的特色。

      答题要求:论点明确,条理清晰,文字简洁,写成600字左右的评析短文,标题自 拟。

      屹立在喀拉昆仑之巅

      (《解放军报》2019-02-05)

      大自然是如此吝啬,夺走了这里60%的氧气,使之成为“生命禁区的禁区”。 大自然又是那么慷慨,把喀拉昆仑之巅的雪域奇观,毫无保留地展现给一群年轻的 士兵。

      5418米,这个令人望而生畏的数字,是河尾滩边防连的海拔高度,也是屹立

      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第3页(共5页)

      在这里的戍边军人的精神高度。

      河尾滩边防连是什么样?英雄的守防官兵又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带着敬仰与向往, 记者一行乘车翻雪山,上达坂,过冰河,于农历大年三十16时30分赶到连队,聆听这

      里的戍边故事。

      ■有一种思念,叫不敢相见

      气喘吁吁地爬上连队门前的50级台阶,记者首先看到的是被皑皑白雪映衬得分外

      醒目的五星红旗和大红灯笼。

      走进宿舍,上等兵李明辉正在视频聊天。“妈,别担心,我在这里挺好的!您看, 山上啥都不缺。”看到母亲,李明辉移动手机,让母亲看看窗户上的剪纸、墙上的中国 结、桌上的新鲜水果,但摄像头始终没有对向自己。“儿呀,让妈看看你!”“妈,信号 不好,我先挂了。”

      在上山的路上,团政委胡晨刚曾告诉记者,为解决长期困扰守防官兵的通信难题, 上级协调有关单位专门为连队建了通信基站,营区里随时能通电话、通网络。记者疑惑:

      李明辉为啥要“说谎”?

      连队指导员崔阳阳解开谜团:许多战士视频时都不敢照脸,怕家人看见自己的样子 揪心:

      记者仔细打量李明辉发现,由于长期缺氧、暴晒和爬冰卧雪,他嘴唇发紫,铺满“高 原红”的脸上留有多个被紫外线灼伤的瘢痕,粗糙的双手上裂开了一道道口子……战士 们说,越是过年越想家,越是想家越不想让家人看到自己的模样。

      采访中记者得知,连队已婚官兵都拒绝军嫂上山来探亲。“不是不想见,是不敢见。 不想让她来受这个苦,也不想让她知道我的苦。”上士张斌说。

      丈夫的劝阻,没能改变军嫂谭杨上山探亲的决心。2017年春节前,她克服重重困难 来到河尾滩,探望时任连队指导员的丈夫亓风阳,成为迄今连队唯一上山探亲的军嫂。 目睹丈夫工作的环境,看到战士们被高原风霜侵蚀的脸,谭杨心疼得泣不成声。

      ■有一种大爱,叫转身离开

      21时许,记者和连队官兵围在一起包饺子。下士段天词动作娴熟,他告诉记者,入 伍前在家过年,大年三十晚上他都会陪着父母包饺子。

      “想家了吧?”“嗯,我妈有糖尿病,腰内还有钢板,担心她!”刚才还有说有笑的

      段天词,说到父母时眼泪直打转。

      茫茫雪域,远离繁华。遥隔千里,心中有家。然而,特殊的身份与使命,使在这里 为国尽忠、成守边关的官兵不得不远离家人,无法完全尽到儿子之孝、丈夫之义、父亲 之责,他们因此深感内疚。

      有段时间,连队任务重,正在执行任务的上士马双喜收到妻子从山下捎来的信:不 到一岁的孩子大腿骨折,急需到外地专科医院检查确诊。任务紧急,马双喜无法立即撤 出战位。完成任务后,他准备请假往回赶,突遇大雪封山,道路中断。3个月后,马双

      喜才急匆匆赶到家。

      那年,列兵魏武的父亲遭遇车祸生命垂危,连队请示上级后为他批假,并协调送给 养的车捎他下山。当他辗转回到家,父亲已去世。料理完父亲的后事返回部队时,姐姐

      推着轮椅上的母亲把他送到村口。魏武一步一回头,走了很远还看见母亲向他挥手。没

      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第4页(共5页)

      想到,这一转身,竟成永别。7个月后,母亲因忧伤过度离开人世。强忍着父母双亡的

      悲痛,魏武递交了选取士官的申请,继续留在雪山守防。这一留,又是6年。

      对于河尾滩边防连官兵而言,家是那么远,又是那么近。近在心里,远在天涯。他 们转身离开家的时候,心里装着一个更大的家。

      ■有一种春天,叫守望雪山

      夜幕降临,窗外雪花飞舞,室内欢歌笑语, 一场由连队官兵自编自演的雪山春晚正 在进行。上等兵陈涛涛和张保龙表演的二人转说唱《擦皮鞋》逗得大家前俯后仰。

      排长张军提醒大家动作幅度小一点,当心高原反应。这时,下士高国龙无意间冒出 一句:“要是巴依尔班长在,他肯定会唱那首《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晚会现场顿时安静了下来,张军用眼瞪了高国龙一眼。记者明白,他是在责备高国 龙不该在这个时候勾起大家的心痛往事。

      中士叶尔登巴依尔·红尔是连队的狙击手,体能在全团数一数二。巡逻路上,他经 常弓着腰,让战友踩着他的背爬上雪坡。

      强健的体魄,没有抵挡住高原的侵蚀。2016年年初的一次执勤任务中,他出现头痛、 胸闷等高原反应。在高原摸爬滚打好几年的巴依尔并未在意,因为这些症状在河尾滩早 已司空见惯。直到第3天,他出现昏迷症状,被紧急送往400多公里外的高原医疗站。 诊断结果令人震惊:脑水肿、心肌炎。军医全力抢救,还是未能留住巴依尔年轻的生命。

      在大雪纷纷的春天,这名25岁的边防士兵永远地离开了。如今,在康西瓦烈士陵 园碑林的最后一排, 一座新的墓碑面朝雪山,静静伫立。

      河尾滩的官兵,是在用生命守卫祖国的领土主权。他们常年经受极度高寒缺氧爬冰 卧雪,用血肉之躯铸就起了钢铁边关。

      在一次巡逻途中,下士李栋与战友走散,遭遇雪崩被困。艰难等待10多个小时后, 连队救援官兵终于赶到。饥寒交加、筋疲力尽的李栋晕倒在地。第二天醒来,他发现脚 趾已经失去了知觉。

      “可能要截肢!”当医护人员告诉他这个消息,李栋冷静地说:“少几个脚趾不是大 问题,只要保住脚就行,我还得继续巡逻执勤。”

      一句“我还得继续巡逻执勤”,彰显着这群年轻官兵的豪迈和无畏。虽然在这里有 那么多让人泪目的故事,但在这群年轻官兵的脸上,记者看到的更多是灿烂的笑容。

      因为有这样一个英雄的群体守卫,河尾滩虽然高寒缺氧,但不缺温暖人心的微笑; 虽然冰封雪裹,却难掩顽强生命的色彩。自然高原的海拔亘古不变,但精神高原的海拔, 却因为一代代成边军人的屹立不断增加……

      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第5页(共5页)

    浙江自考助学报名预约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隐私条款》

    上一篇:2024年4月浙江自学考试00658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下一篇:2024年4月浙江自学考试00688设计概论试题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其他自考生一起互动、学习探讨,提升自己。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自考信息以及各类学习资料、学习方法、教程。

    扫码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