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物流系统结构
【教学目的与要求(Session Objectives)】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
重点掌握物流系统的基本结构;
了解物流系统结构内部运动基本原理。
【教学重点(Key Points)】
本章的重点是掌握物流系统的基本结构。
【教学内容(Session Outline)】
物流系统的基本结构
1.1 物流系统的流动结构
流体:是指物流中的“物” 。流体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指其所体现的价值,以及生产者、采购者、物流作业者与销售者之间的各种关系。自然属性指其物理、化学、生物属性
载体:指流体借以流动的设施和设备。载体分成两类,一类是直接盛载并运送流体的设备,如车辆、船舶、飞机、装卸搬运设备等,另一类是指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水路、港口、车站、机场等基础设施。
流向:指流体从起点到止点的流动方向。物流的流向有三种:一是自然流向,指根据产销关系所决定的商品的流向,这表明一种客观需要,即商品要从产地流向销地;二是市场流向,指根据市场供求规律由市场确定的商品流向;三是实际流向,指在物流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流向。
流量:是指物流中的“物” 的数量。
流程:指流体从起点到止点的流动距离。
1.2 物流系统的功能结构
物流系统的基本功能
采购
运输配送
储存
物流信息处理
装卸
物流系统的辅助功能:
包装
流通加工
1.3 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
物流系统的治理:是指物流系统资源配置的管理和控制的机制和方法
“四大”治理模式
单边治理模式
双边治理模式
三边治理模式
多边治理模式/市场治理模式/合同治理模式
1.4 物流系统的网络结构
在网络结构上物流系统有两个要素组成:点和线
点(结点):在物流系统中供流动的商品储存、停留,以便于进行相关后续作业的场所。如工厂、码头、商店、仓库等。
点的功能分类
单一功能点:只具有某一种功能或以某种功能为主;
复合功能点:具有两种以上物流功能,一般处于物流过程的中间;
枢纽点:物流功能齐全;对整个物流网络起着决定性和战略性的控制作用。
线:连接物流网络中的结点的路线
线的特点:
方向性:双向;
有限性:由起点和终点限制;
多样性:运输方式;
连通性:不同线之间的转换;
选择性:载体和具体路径;
层次性:干线和支线。
物流系统结构内部运动原理
2.1 物流要素集成原理
物流要素集成化: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对物流系统功能、资源、信息、网络要素及流动要素进行统一规划,通过要素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使所有要素能够按照整体最优要求运作,从而实现物流系统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达到物流系统整体最优化的目的的过程。
物流要素集成动机:
传统储运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化的需要
由物流要素的复杂性决定
提高物流运作效率的需要
生产、销售和消费发展对现代物流的需要
建立现代企业供应链的需要
物流要素集成的角色
物流要素集成者:规划者,设计者,协调(控制)者
物流要素被集成者:要素所有者,运营者,管理者
物流要素集成表现形式
要素一体化(纵向一体化)
战略联盟——供应链模式
资源共享模式
市场化模式
2.2 物流网络化组织原理
物流网络化组织:将物流经营管理机构、物流业务、物流资源和物流信息等要素的组织,按照一定网络方式在一定市场区域内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以实现物流系统快速反应和最优总成本等要求的过程。
物流网络化的优点:
扩大市场覆盖面
提高网络效率
提高要素的收益率
增强竞争能力,增强要素抗风险的能力
物流网络的组织者
物流网络组织者
物流网络被组织者
物流组织网络化方法
资源配置
结点数量
结点规模
结点地址
2.3 物流接口无缝化原理
物流接口无缝化:按照物流系统化和物流要素集成化原理要求对物流网络构成要素之间的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5个流动要素,信息、资金、结构、人员等生产要素,技术标准、运作规范、管理制度等机制要素进行内部和外部连接,使系统要素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成为无缝连接的整体过程。
物流接口无缝化内容:
流动要素:流体、流向和载体等
生产要素:资金、信息和人员等
机制要素:技术标准、运作规范和管理制度等
物流接口无缝化的目的:消除系统内和系统外在边界上的差异,提高系统集成度,实现系统目标
物流接口无缝化的必要性:
物流系统存在的要求
物流系统快速反映的要求
降低接口损耗
【思考题(Questions)】
1. 物流系统基本结构包含的内容有哪些?
2. 如何理解不同物流系统结构之间的关系?
3. 物流系统四种治理模式的适用条件及各自的优缺点?
4. 物流组织网络化的好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