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绩效报酬:通过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评价,提高个人和组织的业绩,建立基于工作状况的报酬文化。一是基于工作结果;二是基于工作行为。
1、绩效报酬流行的原因:
(1)传统的胡萝卜加大棒的激励方式效果不佳。
(2)对表现好和创新给予奖励是主流。
(3)基于业绩的报酬形式适应环境的变化。
(4)基于业绩的报酬强化关键性信息,强化对员工的直接影响。
(5)有助于回顾过去,总结经验。
2、绩效报酬的缺陷:
(1)造成某些成员认为报酬不公。
(2)造成员工追求短期表现,忽视长期目标的实现。
(3)应用绩效报酬体系,组织工作容易缺乏条理性。对团队报酬的忽视。
二、员工参与制:
(一)财务方面的参与:
1、财务参与的目标:
(1)教育目标
(2)献身目标
(3)业绩目标
(4)招聘目标
(5)保护性动机
(6)家庭式管理目标
2、财务参与的类型:
(1)员工所有权:利益分享、储蓄、随意分享计划、员工分享计划
(2)现金利润分享
(3)与收益相关的报酬:按利润付酬方式,可以进行税收减免。
问题:报酬计划不能真正贯彻;员工进行企业内部储蓄增加员工不安全感。
(二)新出现的报酬方式
1、基于技能的报酬:考虑企业核心竞争力对员工技能的要求。
2、基于能力的报酬
三、报酬体系的延伸开发
(一)津贴:最常见的是职业津贴
1、两种津贴计划:退休延期利益计划;延期贡献资金购买计划。
2、津贴是“金手铐”:不可转移性、便携性和可选择性。
3、重要目的:改善雇员关系;管理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方式。
(二)医疗补贴
自助餐式的福利清单
第三节 理解协调
一、协调:减少劳资冲突的手段
(一)体力劳动与非体力劳动的协调
1、建立“单一身份”:除了雇佣的基本条件外,所有员工拥有平等地位。对同一阶层的所有员工。
2、建立“组织身份”:基于组织条件对员工分类。
3、协调的内容:减少员工或团体之间在报酬结构和其他雇佣条件上的差异。
(二)不同类型员工的趋同
1、刺激趋同的因素:
(1)新技术的发展
(2)国家对性别和同等报酬趋同的立法
(3)工会的大量合并
(4)员工队伍结构的变化:差异变大要求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