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游戏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9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许多研究者开始尝试把游戏活动的本质概括为
A.社会性活动 B.主体性活动
C.生物性活动 D.体验性活动
2.儿童利用各种材料建构物体的游戏,诸如泥工、折纸、堆雪人等,我们称之为
A.感觉运动游戏 B.结构性游戏
C.象征性游戏 D.规则性游戏
3.成熟说的理论基础是
A.内驱力说 B.精神分析理论
C.心理动力理论 D.活动学说
4.游戏是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儿童游戏的前提是
A.身体活动需要和安全需要的满足
B.尊敬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
C.基本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的满足
D.社会性交往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
5.幼儿园实施游戏教育时不仅应当遵循主体性原则,而且应当遵循
A.发展性原则 B.趣味性原则
C.安全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
6.3-4岁的幼儿是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和发展时期,而且运动能力增强,下列较为适合他们的玩具是
A.镶嵌板、图片接龙、拼图等 B.摇鼓、音乐盒、小熊打鼓等
C.积木、皮球、电动玩具等 D.娃娃玩具、秋千、转椅等
7.教师站在儿童的游戏之外,以现实的教师身份干预儿童的游戏,教师的这种指导身份是
A.教育者 B.参与者
C.旁观者 D.评论者
8.某教师为大班积木区制定的教育目标为:“能为所建造的物体命名”,这一目标存在的问题在于
A.太笼统、太空泛 B.不易达到
C.不符合大班儿童年龄特征 D.不够清晰
9.为儿童选购玩具最基本的标准是
A.具有多样化和新颖性 B.经济适用
C.符合儿童身心发展水平 D.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
10.婴儿阶段(特别是2岁前)游戏的基本特征是
A.感觉运动性 B.象征性
C.规则性 D.社会性
11.“你能给老师讲讲你画的是什么吗?”,这属于游戏现场指导中间接的言语方式中的
A.评论 B.建议
C.描述 D.询问
12.教学游戏也称作
A.目的性游戏 B.本体性游戏
C.手段性游戏 D.自选游戏
13.在某个情景中,儿童使用他已经获得的图式或技能从事并完成活动。这种情况皮亚杰称之为
A.同化 B.顺应
C.平衡 D.协调
14.建国初期到“十年浩劫”之前,对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幼儿园教育实践产生巨大影响的游戏理论是
A.精神分析学派 B.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C.认知发展学派 D.元交际理论
15.经典游戏理论中在20世纪初处于游戏理论高峰的理论是
A.生活预备说 B.成熟说
C.生长说 D.复演说
16.认为游戏产生于儿童独立性及能力增长,与想参与他还不能胜任的成人活动愿望之间冲突的游戏理论是
A.行为主义学派 B.认知发展学派
C.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D.精神分析学派
17.在“食堂”角色游戏中,教师当食品卫生检查员,来到食堂检查卫生,指出了食堂的杂乱现象,扮演食堂服务员的儿童接受了意见,搞起了卫生。这种游戏指导方式称为
A.平行游戏指导 B.共同游戏指导
C.旁观者指导 D.非言语指导
18.教育史上系统研究游戏的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第一个教育家是
A.福禄贝尔 B.斯宾塞
C.席勒 D.格鲁斯
19.“医生,我的孩子生病了,请您给看看。”,儿童在游戏中出现的类似言语属于
A.医患就诊语言 B.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C.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 D.伙伴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20.人们常常用来判断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的一项外部指标是
A.表情 B.动作
C.言语 D.玩具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游戏的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包括
A.表情 B.动作
C.言语 D.角色扮演
E.材料
22.游戏性体验是指儿童在游戏过程中所产生的主观感受或内部心理体验,它主要包含
A.兴趣性体验 B.自主性体验
C.成就感 D.幽默感
E.驱力愉快
23.游戏在促进学前儿童智力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A.扩展和加深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识
B.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C.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D.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E.提供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
24.影响学前游戏的个体因素有
A.性别 B.年龄
C.个性 D.健康
E.情绪
25.与其他形式的游戏相比较,角色游戏更突出的两个最基本特点是
A.社会性 B.独立自主性
C.特殊的想象活动 D.非生产性
E.愉悦性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6.复演说
27.结构游戏
28.以物代物
29.课程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0.试比较儿童游戏与成人游戏的不同。
31.简述游戏形式发展的一般趋势。
32.简述教师对学前儿童游戏过程进行现场指导的功能。
33.简述角色游戏的基本结构。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4.试述确立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的意义。
35.联系实际,谈谈评价学前儿童游戏是否成功的标准。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4分)
36.冬天到了,幼儿园开展冬季锻炼活动,如扔沙包、跑步等。大班有一位老师认为在扔沙包的活动中可以教幼儿学会测量,于是她把幼儿带到户外。户外的地面是由一块块方形的水泥砖铺成的。她先让幼儿扔沙包,然后问幼儿:“怎样才能知道扔得多远?”幼儿回答说:“可以数地上的方块。”“还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呢?”在教师的不断提问和要求下,幼儿举出了可以用棍子、跨步、绳、布条等不同的方法。教师很满意这样的结果,认为教学的目标达到了。然而,整个过程对幼儿来说,却变得索然无味。
上述案例反映了什么问题?请结合案例,分析教师在进行游戏指导时如何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
下载自考试题word文档: